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

戰士三式 (Virabhadrasana III) 如何重心穩定、平衡

中文名:戰士三式
英文名:Warrior III
梵文名:Virabhadrasana III

有否發現,我們有時候在單腳著站地時,身體就出現東歪西倒,呈現站不穩的情況出現,有否問過點解會這樣呢?我們來嘗試探索一下做平衡的重點。
戰士三式是平衡的式子之一,不單止是上下、左右的平衡,更加帶領到進入前後方向的平衡,如要不同方向的行衡都可以順利完成,可以留意一下重點帶給我們的力量。

戰士三式的首要重點:

  • 戰士三式是把戰士一式儲存的潛在能量轉化成動作,將身體往前推進。
  • 這個體位的重點是旋轉骨盆,使骨盆面向站立腿,而屈曲軀幹,穩定地位在站立腿之上。
  • 體位和骨盆面身體前側的半月式一樣,都會使站立腿的背面處於伸展的狀態,但要仔細觀察兩個體位的伸展方式有何不同。

戰士三式的次要重點:

  • 所有平衡體位,必須意識到並懂得善用身體「重心」。
  • 當未能站穩,如要降低重心,站立腿稍微彎曲,或者將上抬的腿放低一點,以此降低重心,讓體位更加穩定。
  • 穩定性的重點,無論是單腳平衡或是雙腳站立,所有站姿的穩定性全都來自骨盆核心的腰大肌和臀部。
  • 物理學的槓桿臂的原理,髖關節側的股骨必需穩定,只要稍微一動,到了足部就變成大動作,導致左右搖搖晃晃。同樣,軀幹下半部小小一個動作,傳遞到肩膀和手臂就變成了大動作。雙腿、雙臂一旦晃動,身體就很難再保持平衡,反之,只要穩定骨盆和髖關節,就可以避免軀幹和四肢晃動。

戰士三式的重點脈輪:

  • 戰士三式著重骨盆的穩定,啟動骨盆核心肌群,可以刺激骨盆部位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,這些神的活動力一旦增強,就可以照亮第一、第二脈輪。
  • 第一脈輪是位於近骨盆脊柱的尾椎,生殖器和肛門之間能量中心的(Muladhara)—海底輪。
  • 第二脈輸是位於小腹肚臍與生殖器之間的能量中心的(Svadhisthana)—臍輪。

初階練習:

  1. 一開始先扶著牆壁或椅子支撐身體,保持平衡。
  2. 站立腿彎曲,骨盆要保持在踝關節正上方。
  3. 收縮站立腿的股四頭肌,打直膝關節舉高軀幹。
  4. 用手收縮上抬腿的臀部肌肉、下背部肌群和股四頭股,以伸直膝關節,並把腿平舉。
  5. 如果進行式子時失去平衡,就稍微彎曲站立腿,降低重心。


以上節錄及改篇自《Vinyasa Flow and Standing Poses by Ray Long》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