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O型腿?
O型腿(Bow-Legs)的名的由來,是大腿之間,小腿之間及膝關節之間沒法拼攏,出現O字型的空隙,因此被稱為O型。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(Genu varum) ,是指膝關節處,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。引至O型腿的原因,並非腿骨彎曲而產生,而是因為骨盆傾斜或是膝關節歪斜。
一般正常的腓骨與股骨的關節角度 (Q-angle) 約170度,O 型腿的人腓骨與股骨的關節角度會減少了,身體重量多落於膝關節內側關節面上。
O型腳的形成:
骨骼發育不全:發育時期鈣、磷等營養素缺乏,導致骨骼發育障碍、骨骼孌形或關節軟骨發育不良。
不良的姿勢與動作習惯:長期姿勢不良或不正解的動作習惯造成關節周圍肌力不平衡。
先來瞭解O型腿骨盆、關節的構造,能明白當中的跑步動作看骨盆與動作表現間的關係。不良的姿勢與動作習惯:長期姿勢不良或不正解的動作習惯造成關節周圍肌力不平衡。
為什麼O型腿的人跑不快?
跑步時,左右腳交互往前踏出,當中會一直產生單腳站立的瞬間。這時候,腳踝、膝蓋、髖關節會連成一直線,由骨盆來維持穩定,這樣才能不浪費多餘的能量,順暢、輕巧地完成動作。O型腿的外觀:
- O型腿的人膝蓋會往外突出
- 腳踝呈外八字
- 腳踝、膝蓋、髋關節沒法形成一直線
- 造成骨盆容易下陷
O型腳的人為了保持穩定,自然就必須用掉多餘的能量,造成肌肉與關節的額外承擔。
呈現的狀態:
- 固定支撐腳那邊的髋關節的肌肉負擔會增大
- 導致臀大肌難以完全收縮
- 膕繩肌會以膝關節的屈曲為先,使髋關節的伸展動作遞延
- 在腿部活動時,外側肌肉用力,而內側肌肉用不上力
- 身體重量多落於膝關節肉側關節面上
- 導致膝關節肉側半月軟骨磨損增加,進而造成關節發炎,嚴重者可能會影響行走
- 由於髋關節與膝關節的力量改變,腳皮重量偏於外側且呈外八腳,造成腳踝容易扭傷
- 屁股呈現下陷,也就是骨盆往下狀態
因應這樣O型腳骨盆的位置將無法固定,推進力也就變得差了,O型腿的人在骨盆的位置和骨盆的穩定性上會有非常大的差異。使得肌肉無法將所有的力量運用到跑步動作上。跑步的速度自然也會有所不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