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

[穴位按摩]肩井穴-肩頸背痛、肩周炎、中風,半身不遂,乳腺炎之防治穴

肩周炎是現今五大都市痛症之一,常打手機、用電腦,坐位高度不當,坐姿對預防肩頸痛很重要,坐姿在不正確的情況下,當脖子長期向前伸出,頸椎承受壓力便增加,工作時若不留意持續不良姿勢,肩膀肌肉會經常處於過度緊張狀態,不及時改善及調整姿勢,肩頸肌肉長度可能會逐漸縮短,引起結構情改變,會導致肩關節周邊的軟纖維發炎,退化性關節炎,甚至關節移位,起初會呈慢性陣發性的,上肢出現酸軟無力,嚴重者會沒法抬高手臂及手臂僵硬痛楚。為保護肩膊健康有活力,改善姿勢及經常按摩「肩井穴」緩解工作壓力,消除痛症。


「肩井穴」功效好處多之外並且是重要穴位之一,除了對肩頸背痛,肩周炎有療效,其中一個不可不知的功效,上半身中風不遂,常按此穴以疏通經絡血脈。

此外,肩井穴是一個特殊穴位,有防身自衛的特效,因按摩此穴,施力太重將會導致人體半身痲痺,手不能舉,甚至令人昏暈。因此在防身術中,就有「重擊肩井穴」的招式,達至防身自衛的目的。

根據記錄肩井穴是膽經穴位,除此之外,三焦經、胃經和大腸經都經過此穴位,因此中醫認為刺激肩井穴相當於同時刺激身體多條經脈,有通經絡,促進氣血的效果。


功用:
疏導水液,緩解肩部,上肢疲勞,改善頸椎功能。

主治:

  1. 按摩穴位治療頸項強痛、頸項不能轉動、落枕、肩背痹痛、上肢無力、上肢不遂等肩頸上肢部痛症;治療肩頸部軟組織疾患。
  2. 中風、神經衰弱、半身不遂、腦貧血、腳氣、狐臭等症狀具有緩解、治療效用。
  3. 長期按摩對瘰癧、乳癱、乳腺炎、難產、功能性子宮出血、婦人產暈、產後子宮出血有調理保健作用。中醫古籍《儒門事親》提及「乳汁不下...針肩井二穴,亦效。」根據《千金方》的記載:「難產,針兩肩井,入一寸瀉之,須臾即分娩。」產婦哺乳若奶水不足或有難產跡象,孕婦並特別注意禁按此穴,以防流產,皆以中醫師指導下按摩肩井穴。

部位:

位於大椎(頸椎第7椎棘突下凹陷中) 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間點,前面直線對乳中,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。
肩井穴:肩即肩部,井即水井,局部凹陷如井,故名為肩井,此穴居肩部凹陷處

輔助治療穴位:

腳氣酸痛-肩井配足三里和陽陵泉
頭頸痛-肩井配風池




經絡:

肩井穴是屬足少陽膽經,也是手少陽焦經,足少陽膽經,足陽明胃經、陽維脈之交會穴。

解剖位置:



自我按摩:

中間三指放在肩頸交會處,用中指指腹向下揉按,穴位會有酸麻、脹痛的感覺。每天早晚各按壓一次,每次左右(或雙側同時)各約1-3分鐘。

程度:



時間:

1-3分鐘

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

[穴位按摩]俞府穴-久喘不止、止咳、支氣管炎、腳心發涼

天氣經常反覆不定,支氣管容易受感染,感染後常會發生久咳不止?感覺桑子有點東西,但又吐不出痰來,嚥不下,上氣不接下氣,氣喘難平景況!

或者日常生活中總有遇過,作息、飲食不定時,食肉不振,有時會餓了但又沒有胃口進食,有度逆氣沖上來,飲食時沒法正常嚥下;又或者很多女仕們腳心發涼,這因血氣不暢通造成,可以經常按壓俞府穴,調動腎經氣血上調,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功用:

止喘、順氣、回收體表液體

主治:

長期按壓,對於肺充血、支氣管炎、肋間神經痛、胸膜炎、胸中痛、呼吸困難病症,具有調理和保健作用。
咳嗽、久喘、久咳不止且飲食沒法正常下嚥、嘔吐、不嗜食、胸滿氣喘時嚴重患者,可獲得療效。

部位:

在人體上胸位置,於鎖骨正下方,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。

輔助治療穴位:

咳嗽、咽痛-俞府配天突、肺俞和魚際
胃氣上逆之嘔吐-俞府配足三里和合谷

經絡:

足少陰腎經-是人體臟腑器官有最多聯繫的一條經脈,它起於足底「湧泉穴」,止於胸前的「俞府穴」。俞府就是腎經氣血由此穴回歸體內。

解剖位置:



精確取穴:

大拇指指尖垂直揉胸前兩側之鎖骨下穴位即是。

自我按摩:

用大拇指指尖垂直揉按胸前兩側之鎖骨下穴位,每天早晚左右(或雙側同時)各按3-5分鐘。

程度:

重力

時間:

3-5分鐘

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

[穴位按摩]委中、承筋、承山穴-改善坐骨神經痛、小腿痙攣、四肢麻痺、痔瘡

當經過一天的辛勞,希望晚上能安睡入眠,渴望可以藉由一夜的好眠,讓自己的疲憊消除,但相信不少人試過,半夜小腿一陣酸痛感給驚醒,半夜腳抽筋的經驗,真是令人難受。腳抽筋原因可以有幾大因素。

半夜腳抽筋原因:

缺鈣
運動過度所引發
天氣寒冷血氣不通

穴位按摩在中醫保健角度有通經絡的益處,其中位置膝蓋及小腿的「委中穴」、「承山穴」、「承筋穴」經常進行按壓可以有助舒緩腳抽筋功效。

功用:

舒筋活絡,強健腰膝,清泄腸熱

主治:

常按摩可舒筋活血,強健腰膝。
對腰腿疼痛、腰腿無力、坐骨神經痛、腓腸肌痙攣、腰背疼痛、足跟疼痛、膝蓋勞累疼痛,有明顯療效。
長期按摩,還能治療並改善四肢麻痺、腳氣、痔瘡、便秘、脫肛等疾病。
委中穴有助改善頸部疼痛、下肢癱瘓。

部位:

委中穴-在膕窝橫紋中央,微屈膝,於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央處
承山穴-小腿後正中,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。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時,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。
承筋穴-小腿後方,委中穴與承山穴的連線上,腓腸肌肌腹中央,委中穴下5寸處。

輔助治療穴位:

下肢痙攣痛-承筋配委中。承山配環跳、陽陵泉

經絡:

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穴道經絡

解剖位置:


來源:經絡穴位網

自我按摩:

四指輕握小腿肚,用大拇指指腹揉按穴位,每次左右(或雙側同時)各1-3分鐘

程度:

適度

時間:

1-3分鐘

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

[手平衡式子]單腿康廸亞式1(Eka Pada Koundinyasana)

式子名稱:

單腿康廸亞式1

梵文名稱:

Eka Pada Koundinyasana I

梵文意思:

Eka -意思是一個
Pada -是腿或腳
Koundinyasana-是一位聖哲康廸亞的名字

功效:

  • 手臂用力支撐,強化手臂和項頸部力量;
  • 由於雙腿對腹部施加壓力,按摩腹部器官;
  • 脊椎的扭轉則活化及強化脊椎;
  • 做動作需注意身體平衡,加強集中專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