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

審慎安排瑜伽練習

「住」與「樂」—穩定的警覺,以及輕柔,安適的狀態—乃是良好的瑜伽修習不可或缺的要素,對於這兩者,我們該如何理解呢?《瑜伽經》從印度神話中選擇了一個美麗的圖像,來描述「住樂」(Sthirasukha) 的概念。

故事是:蛇王阿難陀 (Ananta) 在海中滑行,他長長的蛇身一層層地盤起,變成了創造神毗濕奴的床,他的一千個蛇頭高高地揚起,像是毗濕奴的保護傘,而整個世界,就座落在這張傘上。

因為蛇王的身體夠柔軟(樂),才能成為神所坐臥的床;而在此同時,也因為他的身體夠堅固而穩定(住),才能撑起整個世界。同樣地,我們也應該在體位法練習中做到輕柔與堅定,同時也要確定自己能越來越不費力地完成這兩點。

為了達成住與樂,瑜伽修習必須既敏感又穩固。就像生活中的任何事一樣,在練習體位法時,一定會有一個開始的起點,這個起點就是我們整個身心在當下的狀態。因此,越了解看己的整體狀況越好,如此一來,就能一步一步依照自己的能力向前推進,讓練習有所進展。

依照《瑜伽經》的看法,推進瑜伽修習乃是「次第進程」(vinyasa krama)。Krama 的意思是「步驟」,nyasa 指的是「安置」,而 vi-這個接頭詞則有「以特別的方式」的含義。次第進程的概念告訴我們:只是向前邁進還不夠,我們所踏出的每一步,都應以正確的方式,帶領我們通往正確的方向。

因此,次第進程要表達的是一種正確安排好的瑜伽修習過程。它在瑜伽裏頭是一個相當基本的概念,如果要安排一個有次第而精心設計的修習過程,一定少不了它。此外,無論我們所進行的是體位法練習、呼吸控制,或是瑜伽的其他面向,次第進程也是相當重要。我們從自己的當下的立足點開始練習,並期盼達到特定的目標,於是選擇了能幫助自己達成目標、也能帶領自己逐漸回到日常生活的步驟。不過,每天的練習其實並不會帶我們回到起點,因為這些練習也會改變我們。

一位名叫瓦瑪納 (Vamana) 的古代瑜伽士曾說過,沒有次第安排,個人不可能精通體位法。次第進程是一個實用的指南,不僅能讓我們的瑜伽修習上軌道,也有助於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挑戰。

為能了解體位法中住與樂的品質,首先應該要了解的東西,就是那些能為體位法練習安頓好身體、呼吸以及專注力的必要步驟。在此同時,你也必須想想:在這個體位法練習裏,是不是有立即或長期的危險或問題?如果有,你就得先確定能讓呼吸與身體恢復平衡的必要姿勢是什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